此次 2023 國產中型 SUV 集評中,我們網羅近期國內聲量相當高的 3 款產品 MG HS、Ford Kuga 以及 Honda CR-V,單就車身尺碼來看,MG HS 與 Ford Kuga 較為接近,同樣略短於 Honda CR-V,若以外觀數據面最嬌小的 MG HS 來看,軸距反而達到最長的 2,720mm 之譜,究竟實際乘坐、使用起來有辦法與其他 2 位市場上戰力堅強的對手相抗衡嗎?U-CAR 透過 [ 集體評比 ] 帶你揭秘。
空間比較表格 | |||
車款 | MG HS 1.5T 旗艦版 | Ford Kuga EcoBoost 180 旗艦 X | Honda CR-V 1.5 S |
車長 (mm) | 4,610 | 4,614 | 4,570 |
車寬 (mm) | 1,876 | 1,882 | 1,855 |
車高 (mm) | 1,685 | 1,678 | 1,680 |
軸距 (mm) | 2,720 | 2,710 | 2,660 |
後排座椅空間表現 | |||
膝部空間 (cm) | 18 | 13 | 21 |
頭部空間/頭頂到天棚 (cm) | 4 | 3 | 9.5 |
椅面寬度 (cm) | 133.5 | 129 | 131.5 |
椅面長度 (cm) | 46 | 46 | 51 |
椅面距車頂/天窗 高度 (cm) | 93.5 | 94 | 95 |
座椅調整機能 | 椅背傾角 可調(2段) 無快傾功能 | 前後滑移 椅背傾倒可調 (現況未啟用) 具快傾功能 | 椅背傾角 可調(2段) 具快傾功能 |
車尾行李廂空間表現 | |||
容積 (liter) | 463~1,287 | 未提供 | 未提供 |
深度 (cm) | 87.5 | 99 | 96 |
寬度 最窄 / 最寬 (cm) | 102.5/130 | 104.5/129.5 | 105/149 |
高度 (cm) | 71.5/101(移除隔板) | 78 / 108.5(移除隔板) | 85/114.5(移除隔板) |
距地高度 (cm) | 80 | 67 | 65 |
車尾門開啟後 門把距地高度 (cm) | 181 | 188 | 188 |
後排座椅頃倒後 | |||
置物空間 最大深度 (cm) | 175.5 | 177 | 182.5 |
備註:後排座椅空間以身高182公分男性為模特,並以基本舒適坐姿進行測量。 |
選擇購入中型 SUV 級距的消費者,往往對於乘坐舒適度、空間靈活度帶有一定的期待,車輛軸距長短對車室空間帶來直接影響,但同時也需要考量車室空間規劃、座椅配置等因素。
MG HS 為 3 款產品中軸距最長者,以身高 182 公分的 U-CAR 編輯部成員實際進行空間測試,在膝部空間保有 18 公分的餘裕,座椅發泡棉調性偏軟,搭配椅背角度可調機能、全景天窗,具有空間延伸效果,以 3 名成年男性乘坐體驗來說,橫向寬度中規中矩,全果嶺式後座底版,提供較輕鬆的置腳空間。
軸距排名第 2 的 Ford Kuga,在同一位乘坐者情況下,膝部空間約剩下 13 公分距離,座椅發泡棉更為強調包覆性與支撐性,受限於客貨車認證「體質」上的條件,在原廠設定之下並未提供椅背傾角調整等機能,稍直挺的坐姿也讓頭頂至天篷的距離僅剩下 3 公分,但透過全景天窗,可稍微補足視覺體驗上的開闊感,後座 3 位乘員體驗中,彼此間餘裕與 MG HS 相近,但中間乘坐者的置腳空間因中央底板隆起,則需稍微與旁邊兩位「分享」。
軸距最短,但是車頂造型方正的 Honda CR-V,經 U-CAR 實測,以 51 公分的椅墊長度提供較佳的腿部支撐,膝部空間同時達到 21 公分距離,座椅版型偏寬大、以舒適導向,在車頂凹槽、全景天窗以及角度可調椅背相輔相成下,擁有本次集評最佳的頭部乘坐空間,在後座 3 位乘員體驗中,可以看到彼此肩膀距離相對寬裕,提供相對輕鬆的坐姿表現。
MG HS 與 Ford Kuga 行李廂空間伯仲之間,Honda CR-V 大肚量依舊出色
將目光轉移到休旅車買家在意的另一大重點-行李廂空間表現,帳面數字上僅 MG HS 提供原廠行李廂容量,就實際的量測數據來看,MG HS 在行李廂深度、寬度及高度部分確實略小於同場另外兩位對手,後廂距地高度為 80 公分,因此若拿取重物搬運時,確實會稍嫌費力,不過受惠於行李箱底版與門檻高度相當,因此在放入、拿取行李時不必跨越門檻,使用上便利性加分。
Ford Kuga 在原廠設定之下,為符合客貨車認證法規,因此後排座椅角度較為筆直,在行李廂深度、寬度及高度部分在本次集評中保持中庸表現,兩側輪弧在視覺上佔據空間較小,實際使用上,足以應付一般家庭出遊、採買的基本需求,後廂距地高度為 67 公分,結合後保桿造型設計,在拿取重物時,相對 MG HS 較為輕鬆。
打開 Honda CR-V 尾門,行李廂空間的「肚量」確實依舊出色,尤其在符合客貨車認證法規、兼具後座乘坐空間舒適性之下,無論是目測或者實際量測,空間表現都令人滿意,在移除底版後,結合下方置物槽,高度最大可達 114.5 公分,同時在後廂距地高度僅 65 公分,成為競爭對手間,最容易搬運物品的車款,實際使用上,對應家庭多日旅遊、嬰兒推車放置,甚至是偶爾充當工作載運用車,CR-V 的空間皆足以勝任。
數位科技感百家爭鳴,華而不實還是實用?
隨當今車輛科技化、數位座艙發展快速,過去僅強調中控臺設計、質感用料等,已無法滿足消費者被養大的胃口,中型 SUV 作為現階段市場上相當熱門的的級距,同時很大一部分也是家庭用車的選擇標的,因此如何在兼具實用性、創新數位體驗,將是市場考驗產品力的最大挑戰。
首先看到 MG HS 的座艙,整體風格具有濃厚歐風設計,包含分層式中控臺、類飛機引擎造型出風口等,吸引乘員目光的同時,也帶有幾分熟悉的氛圍,1.5T 汽油車型搭載的 12.3 吋數位儀表以大型中央顯示畫面為主軸,搭配兩側行車資訊,視覺體驗屬容易判別,方向盤融合打孔皮質、紅色車縫線,結合類金屬材質妝點,上方按鍵融合金屬元素,Super Sport 按鈕更以紅色塗裝獨立於右下角,方向盤整體握感口徑偏細,轉向體驗偏向輕盈與舒適設定。
中控臺設計以 10.1 吋數位儀表與大型中央出風口做為視覺集中,下方實體按鍵涵蓋主頁、音量大小聲等功能,按鍵以不同顏色、紋路方式呈現,下壓後體驗質感較單薄,與預期中的回饋略有落差,下方配有 2 組 USB-A 接孔、12V 電源供應以及無線充電盤,中央鞍座同樣以紅色車縫線貫徹熱血情懷,由大面積鋼琴烤漆、霧銀飾板包覆線傳式排檔座周圍,後方配有電子手煞車及 AutoHold。
MG HS 在置物便利規劃並無額外規劃多餘收納巧思,以家庭用車標準審視,整體設計趨於中規中矩,包含兩側門板及中央鞍座皆具杯架,中央置杯架的尺寸受限空間因此稍嫌緊湊,面積寬大的中央扶手則可以提供前座乘員更愜意的乘車體驗,後方出風口下方配有額外 2 組 USB-A 接孔,滿足後排乘員電源擴充需求。
在市場上相當熱銷的 Ford Kuga,整體陳設導入新世代家族風格,採用較垂直式的中控臺設計擴充乘員腿部空間,借測車輛 EcoBoost 180 旗艦 X 搭載 12.3 吋全數位儀錶,顯示風格容易判讀、畫質細膩,方向盤採用平把式設計,以打孔透氣皮質搭配鋼琴烤漆、細微金屬裝點,握感口徑適中,轉向輔助力道在舒適導向之餘,帶有歐系回饋感受。
8 吋多媒體中央觸控螢幕採懸浮式設計,內建 Ford SYNC 3 娛樂車載系統 (超質 X 為 SYNC 2.5),下方保留部分實體按鍵,以大面積金屬紋飾板貫穿至副駕駛座,搭配琴烤漆材質妝點,雙曲恆溫空調也維持旋鈕與按鍵式設計,中央鞍座前方配有 Type-C、USB-A 接孔以及無線充電盤,排檔桿改為新世代車款主流旋鈕式線傳控制,擁有較佳的科技質感表現。
坐進 Ford Kuga 的車室空間,可以感受到為了放大乘坐空間,因此車門板等皆採用較薄型化設計,因此稍稍影響門板上置物空間容量,中央鞍座規劃可容納不同尺寸的兩大一小杯架,中央扶手維持 Ford 稍微偏硬、具支撐性的特性,後座機能表現部分,在中央冷氣出風口下方,同樣配有 Type-C、USB-A 接孔,讓前後座擁有相同等級的電力擴充機能。
於 2020 年正式導入臺灣的第 5 代小改款 Honda CR-V,相較於另外兩位對手,在設計理念、數位化程度等,可明顯感受出世代確實稍微落後,借測車輛 1.5 S 搭載 TFT 彩色液晶儀表,雖然顯示豐富程度確實不若全數位儀錶,但內容依舊清晰易判讀,方向盤為全皮質包覆,以類金屬結合塑料提升視覺體驗,按鍵部分以透明立體形式呈現,握感口徑偏細,轉向輔助力道維持 Honda 一貫輕快利落,傳承印象中日系品牌的駕馭體驗。
CR-V 在中階以上車型標配 7 吋中央觸控螢幕,在原廠配置之下,較具年代感的設計,確實與新世代對手產生差異化,中控臺簡約設計,僅保留音量大小、空調控制等部分按鍵,內裝以木紋飾板、皮質包覆中控臺及車縫線作為鋪陳,在冷氣出風口、門板等施以類金屬塗裝點綴,排檔桿維持傳統機械式配置,並配有 ECO 模式、電子手煞車及 AutoHold 功能,同時以中島式設計保留原先中央鞍座空間,下方配有 2 組 USB-A 接孔及無線充電盤。
在空間表現、便利性巧思部分,確實是日系中型休旅代表-CR-V 的強項,在基礎空間運用上,比對手更具餘裕,除了門板上尺寸較大的置物空間之外,中央鞍座部分省去排檔桿後,創造優於同級對手的使用空間,包含杯架也設計成為可容納方型飲料的造型,寬大的中央扶手下,配有 12V 電源供應,至於可拆式置物架,則可以讓乘員依照使用需求自行調整,後座出風口下方與前座相同,提供 2 組 USB-A 接孔供後排乘員補充電力。